热收缩管试验标准有哪些?中析研究所实验室提供热收缩管试验服务,出具的检测报告支持扫码查询真伪。检测样品:聚乙烯热收缩管,聚丙烯热收缩管,聚氯乙烯热收缩管,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EVA热收缩管,PTFE热收缩管,PVC热收缩管,FEP热收缩管,检测项目:收缩率测试,壁厚均匀性测试,内径尺寸测试,外径尺寸测试,耐温性能测试,耐化学性能测试,耐油性测试,耐水性能测试,耐紫外线性能测试。
检测周期:7-15个工作日
聚乙烯热收缩管,聚丙烯热收缩管,聚氯乙烯热收缩管,聚四氟乙烯热收缩管,EVA热收缩管,PTFE热收缩管,PVC热收缩管,FEP热收缩管,PVDF热收缩管,带胶热收缩管,无卤热收缩管,阻燃热收缩管,自粘热收缩管,防水热收缩管,耐磨热收缩管,耐高温热收缩管,耐腐蚀热收缩管,绝缘热收缩管,辐射交联热收缩管,硅烷交联热收缩管,多层复合热收缩管,印刷热收缩管,UV热收缩管。
(聚乙烯热收缩管)
收缩率测试,壁厚均匀性测试,内径尺寸测试,外径尺寸测试,耐温性能测试,耐化学性能测试,耐油性测试,耐水性能测试,耐紫外线性能测试,耐磨性能测试,粘接强度测试,电气绝缘性能测试,热稳定性测试,热冲击性能测试,拉伸强度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撕裂强度测试,压缩性能测试,热收缩力测试,颜色稳定性测试,环保性能测试。
收缩率测试:使用热收缩测试仪测量热收缩管在受热后收缩的百分比。
壁厚均匀性测试:利用壁厚计或千分尺确保热收缩管壁厚的一致性。
内径和外径尺寸测试:使用卡尺或千分尺测量热收缩管的内径和外径,确保尺寸精度。
耐温性能测试:在高低温试验箱中测试热收缩管材料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
耐化学性能测试:将热收缩管暴露于化学试剂测试箱中的不同化学物质,评估其耐腐蚀性。
耐油性测试:在耐油试验箱中测试热收缩管对油类的耐受性。
耐水性能测试:评估热收缩管在水环境下的耐水性和防水性能。
耐紫外线性能测试:利用紫外线老化试验箱模拟紫外线照射,测试热收缩管的耐紫外线性能。
耐磨性能测试:通过耐磨试验机模拟摩擦条件,测试热收缩管的耐磨性。
粘接强度测试:使用粘接强度测试仪测量带胶热收缩管的粘接强度。
电气绝缘性能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热收缩管的电绝缘性能。
热稳定性测试:在热稳定性测试仪中评估热收缩管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热冲击性能测试:使用热冲击试验机模拟快速温度变化,测试热收缩管的耐热冲击性。
拉伸强度测试:通过拉力试验机测量热收缩管拉伸至断裂时的强度。
断裂伸长率测试:在拉伸测试中测量热收缩管断裂时的伸长率。
撕裂强度测试:使用撕裂强度测试仪测量热收缩管抵抗撕裂的能力。
压缩性能测试:利用压缩试验机评估热收缩管在压缩状态下的性能。
热收缩力测试:测量热收缩管在收缩过程中施加的力量。
颜色稳定性测试:使用色差计测量热收缩管颜色的一致性,确保长时间使用不褪色。
环保性能测试:使用环保性能评估设备检测热收缩管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透光率和雾度测试:如果热收缩管需要透明或半透明,测试其透光率和雾度。
耐湿热性能测试:在湿热试验箱中测试热收缩管在高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
耐盐雾测试:在盐雾试验箱中测试热收缩管的耐盐雾腐蚀性能。
耐污染性能测试:评估热收缩管表面抵抗污染的能力。
热导率测试:使用热导率测试仪测量热收缩管的热传导性能。
热收缩测试仪,卡尺,千分尺,壁厚计,万能材料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耐磨试验机,耐油试验箱,耐水性能测试仪,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粘接强度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热稳定性测试仪,热冲击试验机,老化试验箱,压缩试验机,热像仪,色差计,环保性能评估设备。
(冲击试验机)
ASTM D2671-2013电器用热收缩管的试验方法
ASTM D2902-2000(2006)含氟聚合物树脂制热收缩管规格
ASTM D2903-2011电绝缘用交联氯丁橡胶热收缩管的标准规范
ASTM D3144-2000(2006)电绝缘用聚偏氟乙烯制热收缩管规格
ASTM D3149-2006电绝缘用交联聚烯烃热收缩管规格
ASTM D3150-2011电绝缘用交联及非交联聚氯乙烯热收缩管的标准规范
GB/T 7113.2-2014绝缘软管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42734-2023中厚壁非阻燃双壁聚烯烃热收缩管
GB/T 42735-2023应力控制聚烯烃热收缩管
GB/T 42736-2023半导电聚烯烃热收缩管
1、中析研究所隶属于北京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IOS资质,CMA检测资质。
3、支持多语言编写MSDS报告,多语言检测报告等。
4、拥有动物实验室、机械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等,提供各种标准实验、非标实验、定制实验工装以及实验方案。
5、院士带领的高质量检测团队,对于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更加严谨准确。
6、实验室仪器先进,百余台大型实验设备,服务质量高。
1、销售使用,用于平台或者线下销售。
2、科研项目使用,研发新品,测试产品性能(大学高校,企业研发,论文文献使用)等
3、投标竞标使用。
4、工业问题诊断,查询产品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