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工业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突破9亿吨/年,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凸显。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显示,炼化行业vocs排放量约占工业源总量的18%,SO₂排放量占重点行业总排放量的7.3%。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要求,构建科学规范的污染物排放检测体系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检测涵盖全工艺流程的排放监控,主要涉及:
采用CEMS(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对SO₂、NOx实施实时监控,符合HJ 75-2017标准要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用于VOCs组分分析,检测限可达0.1 mg/m³。
依据GB 31570-2015等标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苯系物,检出限0.01 μg/m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重金属元素,精度达到ppb级。
使用PID检测仪(光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无组织排放筛查,响应时间<3秒,量程覆盖0.1-2000 ppm。
配备紫外差分吸收光谱(DOAS)模块的MultiGas™ 2030型分析仪,满足HJ 76-2017标准,可同步检测7种气态污染物
HACH DR6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合HS4800自动进样器,实现COD快速检测(30分钟/样)
TSI 8533粉尘监测仪采用β射线吸收法,测量精度±2%,适用于PM2.5现场检测
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检测体系对炼油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物联网、AI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感知终端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将推动检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议企业参照《炼油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每季度开展全面检测,重点装置实施在线监测全覆盖,共同构建环境友好型炼化产业。